中文同義詞: 金雞納堿;奎寧;無水奎寧;雞納堿;金雞納霜;奎寧,無水;(6-甲氧基-4-喹啉基)(5-乙烯基-1-氮雜雙環[2.2.2]辛烷-2-基)甲醇;二***喹寧
英文名稱: Quinine
CAS號: 130-95-0
分子式: C20H24N2O2
分子量: 324.42
EINECS號: 205-003-2
奎寧又名金雞納霜、金雞納堿,是茜草科植物金雞納樹及其同屬植物的樹皮中的主要生物堿,金雞納樹皮含有20多種生物堿,除奎寧外,有抗瘧作用的還有奎尼丁、辛可寧及辛可尼丁等。以金雞納樹皮的全部生物堿作抗瘧藥和解熱藥,稱金雞納全堿或全奎寧。奎寧化學上屬喹啉類,與奎尼丁互為異構體。白色無定形粉末或結晶,無臭,味極苦。熔點172.8℃,有左旋光性,[α]D20-168°(乙醇) 。溶于乙醇、氯仿、苯、**,微溶于水。其稀***溶液有藍色熒光,滴加溴水及過量氨水,即顯翠綠色。將金雞納樹皮粉以石灰與氫氧化鈉處理,煤油提取,稀***中和,將析出的***奎寧與氨作用即得。也可以間羥基苯甲醛與α-氨基乙醛為原料合成。用于治療和預防各種瘧疾,藥用為其***鹽或***。
用途
臨床上奎寧主要用于對氯喹有耐藥性的瘧原蟲感染患者。亦用于間日瘧和惡性瘧。醫療所用都是奎寧的鹽類。***鹽供口服,***供注射。直到20世紀20年代,它一直是治療瘧疾的較好藥劑。但若使用不當,也會中毒,引起頭痛、耳鳴、腹瀉、皮疹、視力和聽力發生障礙等。它對原瘧蟲只有抑制作用,而無殺滅作用,患者病愈后仍易發作。為此科學家們仍在尋求療效更高的抗瘧藥物,現已應用的有阿的平、撲瘧喹啉、氯喹啉等。中國出產的植物常山中可提取一種常山堿,它的抗瘧作用比奎寧大100倍以上,但因毒性大而不能直接服用,正在研究常山堿的結構與藥理關系,以找出療效更高的抗瘧藥。
包裝:1KG 鋁箔袋
單價:2268/K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