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白葉瓜馥木攀援灌木,高達3米。
葉互生,近革質(zhì),長橢圓形,長7~17厘米,寬2~4厘米,先端通常圓形,或為短尖,上面深綠色,下面灰白色;葉柄長約1厘米。
花數(shù)朵集成聚傘式的總狀花序,被黃色絨毛;萼片3,卵狀三角形,被黃毛;花瓣6,2輪,外輪花瓣闊卵形,先端鈍,長約7毫米,寬5毫米,內(nèi)輪花被小,長約5毫米,寬3毫米,被黃毛;雄蕊多數(shù),長約1毫米,藥室長橢圓形,藥隔與藥室等長,為闊三角形;心皮有毛,柱頭2裂。
果實絳紅色,圓球形,徑8毫米。
分布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貴州等地.
【采集】秋季采收。【性味】性溫,味辛澀。【功用主治】治癆傷,除風(fēng)濕。【選方】治癆傷、風(fēng)濕:烏骨藤七錢,見血飛:鐵筷子、五香血藤各五錢。泡酒一斤,日服三次,每次五錢。烏骨藤又名通光藤Marsdenia tenacissima(Roxb.)Wight et Arn.,是蘿藦科(Asclepiadaceae)牛奶菜屬(Marsdenia R.Br.)植物,始載于<滇南本草>.性味苦,微寒,具有消炎、清熱解毒、止咳平喘、散結(jié)止痛等功效,主產(chǎn)于云南.含有多種甾體酯苷、生物堿、有機酸、多糖、樹脂及色素等多種化學(xué)成分,傳統(tǒng)用于咳嗽哮喘、痰咳嗽喘,主治氣管炎,支氣管哮喘.曾收載于<云南省藥品標(biāo)準(zhǔn)>和<中國藥典>;具有免疫調(diào)節(jié)、保肝利尿、敗毒抗癌等作用;以烏骨藤含有的獨特化學(xué)成分制備而成的中藥消癌平,對胃癌、肝癌等多種腫瘤具有確切的抗腫瘤療效,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抗腫瘤中藥.但烏骨藤存在同名異物現(xiàn)象,不同地區(qū)作烏骨藤用的植物至少有10種之多.因此,及時弄清烏骨藤的基原,具有十分重要的現(xiàn)實意義,為此,我們對烏骨藤常見混用品種進行辨析。中國醫(yī)學(xué)科學(xué)院藥理研究所在對“烏骨藤”進行了長達10年的藥理研究中發(fā)現(xiàn):該植物中含有一種神秘的抗癌物質(zhì)——烏骨消癌素(C21-甾體甙和烏骨總堿),它對癌細胞分裂的根源——微管排列有很強的破壞作用,能阻斷癌細胞的有絲分裂,從而有效切斷癌細胞擴散、轉(zhuǎn)移,癌癥因此而萎縮直至完全消失。
由于“烏骨藤”生長環(huán)境惡劣,在海拔3000米以上、高濕度、晝夜溫差大的高原地區(qū),而具藥用價值的是生長期達5-10年的老藤,產(chǎn)量極低,十分珍貴。有效成份“烏骨消癌素”活性很強,一般工藝很難有效提取,1000公斤原藥材僅能提取不足1千克的“烏骨消癌素”等有效抗腫瘤成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