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沙利鉑的分類為具有細胞毒作用的其它抗癌藥物,ATC編號L01XA03。奧沙利鉑屬于新的鉑類抗癌藥,其中鉑原子與1,2 二氨環己烷(DACH)及一個草酸基結合。奧沙利鉑是單一對映結構體。順式-草酸(反式-1-1-1,2-DACH)鉑。呈白色或類白色凍干疏松塊狀物,常用于轉移性結直腸癌治療,或輔助治療原發性腫瘤完全切除后三期(Dukes C)結腸癌。
藥品名稱
奧沙利鉑
別 名
樂沙定(進口);奧正南
外文名稱
Oxaliplatin for Injection
是否處方藥
處方藥
主要適用癥
輔助治療原發性腫瘤完全切除
用法用量
注意 劑量 標示量 制劑
目錄
-
1藥物簡介
- 通用名
- 商用名
- 英文名
- 性狀
- 藥理毒理
- 藥代學
- 適應癥
- 用法用量
- 危險人群
- 用法
- 禁忌癥
- 不良反應
-
2用法用量
- 注意
- 劑量
- 標示量
- 制劑
-
3相互作用
-
4藥物過量
-
5規格
-
6貯藏
-
7有效期
-
8注意事項
-
9化學品性質
-
10修訂內容
-
11臨床研究
1藥物簡介編輯
通用名
奧沙利鉑
商用名
樂沙定(進口);奧正南、齊沙、艾恒、艾克博康、草鉑、多令、辰雅、佳樂同泰(國產)。
英文名
Oxaliplatin for Injection
性狀
該品為白色或類白色凍干疏松塊狀物或粉末. 分子式:C8H14N2O4Pt,分子量:397.29CAS:61825-94-3
藥理毒理
奧沙利鉑在多種腫瘤模型系統,包括在人結直腸癌模型中,都表現出廣譜的體外細胞毒性及體內抗腫瘤活性作用。體內、體外試驗也證實在順鉑耐藥的腫瘤模型中,它仍然有效。
在體內和體外研究中,均可觀察到奧沙利鉑與5-氟尿嘧啶聯合應用的協同細胞毒作用。
奧沙利鉑
關于奧沙利鉑的作用機制,雖然尚未完全清楚,但已有研究表明,奧沙利鉑通過產生水化衍生物作用于DNA,形成鏈內和鏈間交聯,從而抑制DNA 的合成,產生細胞毒作用和抗腫瘤活性。

藥代學
以130mg/m2的劑量連續滴注2小時,其血漿總鉑達峰值5.1±0.8mg/ml/h,模擬的曲線下面積為189±45mg/ml/h。當輸液結束時,50%的鉑與紅細胞結合,而另外50%存在于血漿中。25%的血漿鉑呈游離態,另外75%血漿鉑與蛋白質結合。蛋白質結合鉑逐步升高,于給藥第五天后穩定于95%的水平。藥物的清除分為兩個時相,其清除相半衰期約為40小時。多達50%的藥物在給藥48小時之內由尿排出(55%的藥物在6天之后清除)。由糞便排出的藥量有限(給藥11天后僅有5%經糞便排出)。在腎功能衰竭的病人中,僅有可過濾性鉑的清除減少,而并不伴有毒性的增加,因此并不需要調整用藥劑量。與紅細胞結合的鉑清除很慢。在給藥后的第22天,紅細胞結合鉑的水平為血漿峰值的56%,而此時大多數的總血漿鉑已被清除。在以后的用藥周期中,總的或不被離心的血漿鉑水平并無顯著升高;而紅細胞結合鉑出現明顯的早期累積現象。
適應癥
與5-氟尿嘧啶和亞葉酸(甲酰四氫葉酸)聯合應用 :一線應用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;輔助治療原發腫瘤完全切除后的Ⅲ期(Duke’s C期)結腸癌,用于該適應癥是基于國外臨床研究結果。
用法用量
限成人使用。
輔助治療時,奧沙利鉑推薦劑量為85 mg/m,靜脈滴注,每2周重復1次。共12個周期(6個月)。
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,奧沙利鉑的推薦劑量為85 mg/m,靜脈滴注,每2周重復1次。
應按照病人的耐受程度進行劑量調整(見【注意事項】中“特殊警告和特殊使用注意事項”)。
奧沙利鉑應在輸注氟尿嘧啶前給藥。
將奧沙利鉑溶于5%葡萄糖溶液250-500 mL中(以便達到0.2 mg/mL以上的濃度),持續輸注2-6小時。
奧沙利鉑主要用于以5-氟脲嘧啶續輸注為基礎的聯合方案中。在雙周方案中,5-氟脲嘧啶采用推注與持續輸注聯合的給藥方式。